梦想照进现实,虽不炫目,仍让人欢欣鼓舞。
云南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实施3年,收获的正是这样的心情。
2011年12月28日,云南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一、二期项目总结会在昆明举行。两期18个项目的代表和专家在总结项目经验和成效的同时,积极探讨极小种群物种保护的未来。
这是保护行动实施以来,当地首次进行全面总结和展望。
2008年,云南在全国率先提出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概念,并于2009年1月在全国率先启动保护行动。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为18个项目提供援助资金183万元。行动得到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环保厅、西南林业大学、中科院昆明动物所、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云南大学、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及10多家企业的支持和参与。
3年时间过去了,华盖木、毛果木莲、巧家五针松、黑冠长臂猿等6种植物、5种动物共11个云南特有极小种群物种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专家评价,保护行动取得了4个方面的成果: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特别是原生物种;濒危植物开始了人工扩繁,华盖木、巧家五针松等物种开始进行原生境回归;探索了一些新的保护机制,如社区参与、协议保护、科技支持、能力提升等;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建立了项目征集、专家评审、实施方案编制、协议签订的项目立项程序,以及项目中期检查、项目总结验收等监督机制。
漾濞槭保护项目,是18个项目中的个例。
漾濞槭由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陈又生博士2002年在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县苍山西镇石钟村马鹿塘首先发现的,被命名为漾濞槭。2004年,《中国特种红色名录》将漾濞槭受威胁等级评为“极危”。2007年,陈又生再次到苍山考察,确认漾濞槭仅存4株,其中3株在农户的核桃园内,林权归个人所有,拯救和保护难度非常大。
2010年6月,漾濞县苍山保护管理分局漾濞槭保护项目得到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23470元资助。这个因为种群数量太少而得到资助的项目,实施的结果却不能让人满意:2011年3月在漾濞县钟村马鹿种下的5万粒种子,只保存下来7株成苗。
在微薄资金的支持下,项目完成的工作有:悬挂植物说明牌、采集种子、在漾濞槭原生地育苗。想开展而没能开展的工作有:深入的监测、繁殖研究、近地多点种植、保护小区建设等。
可是,好消息同时传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昆明植物园2008年从陈又生那里得到3000多粒种子,在植物园进行人工繁育实验,目前长成的幼苗有1606株。
对漾濞槭保护项目5万粒种子只保存下来7株苗的现状,昆明植物园主任孙卫邦研究员说:“我觉得更多还是技术的问题。漾濞槭的种子存在休眠期,通过技术手段打破休眠期,发芽率会大幅提高。”他同时表示,可以提供漾濞槭育苗、扩繁、研究的技术支撑。
更好的消息是,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对漾濞槭种子进行解剖研究时发现,种子并不全是来自目前发现的这4株漾濞槭。这表明,还有外来的基因流。孙卫邦认为,还存在其他漾濞槭植株。
漾濞槭的保护和拯救,急需后续有稳定的资金和技术保障,以便开展更广泛的摸底调查、繁殖研究、近地保护和保护小区建设。
漾濞槭保护的个例,折射出云南极小种群物种保护的现状:保护拯救经验严重不足;投入不足,致使保护拯救缺乏可持续性;缺乏有效的科学研究和检测体系;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不力;保护能力亟待加强,绝大部分物种的保护工作仅停留在简单看护水平上,尚未采取有针对性的拯救保护措施。
无论是云南还是全国,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都在和时间赛跑。在这一过程中,有政府助力、科技支撑、企业支持和社会参与,某个基因、某个品种、某个物种就有存续的希望。(记者杨劼)
来源:http://news.yninfo.com/yn/zhxw/201202/t20120213_17553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