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种质库于富强团队开展的“乳菇人工栽培(培育)研究”取得系列进展,并于近日在贵阳种植园内出菇。松乳菇组Lactarius sect. Deliciosi属乳菇属Lactarius红菇科Russulaceae,包括了大部分可食用或药用且美味的乳菇,在我国各地常被叫做谷熟菌、铜绿菌(云南),紫花菌、枞树菌(贵州),寒菌、枞菌(湖南),雁来蕈、重阳菌(江苏),松树蘑、嘎吱蘑(安徽),松伞(山东)等,这其中以松乳菇最为知名,在北半球各国被广泛采食。
市场上销售的乳菇(左),松乳菇菜肴(右)
松乳菇组是典型的外生菌根型食用菌,与松树具有专性共生关系,菌根合成是实现人工栽培(培育)的关键环节。2015年始,团队系统进行了乳菇菌种收集、培养基优化、菌根合成和共生机制等研究,菌根合成使用了6种松树与4种乳菇,其中14个组合形成菌根,10个为首次报道,8个组合表现优异,在人工栽培(培育)上潜力较大。此外,还开展了外源竞争性杂菌、食菌昆虫控制、基因组与转录组等相关研究。已有研究结果发表在国内外主流期刊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和菌物学报上。
松乳菇菌根形态特征(左,肉眼观察;右,解剖镜下观察)
2018年4月始,团队陆续在云南(昆明、玉溪、大理、弥勒)、贵州(贵阳、安顺、黔东南州)、湖南、四川、山东、甘肃先后建立乳菇种植园16个,总面积超过100亩。至2020年11月,在贵阳2个种植园内的多颗树下,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和红汁乳菇L. hatsudake分别出菇,菌根苗移栽至种植园时间仅为2年半(下图)。该结果通过多人现场确认、视频记录、标本留存和SSR分子标记验证,是我国首次有确凿证据显示松乳菇人工栽培(培育)成功,也是3年幼龄林下松乳菇、红汁乳菇栽培出菇的首次报道。
贵阳松乳菇种植园及其出菇情况
菌根型食用菌的人工栽培(培育)不同于腐生型食用菌(如香菇)的栽培模式,它利用树木和真菌之间的共生关系,通过无菌育苗、菌根合成、菌根苗移栽、种植园建立和后期管理,来实现人工栽培(培育)和多年出菇。该模式结合植树造林,在苗木初长成时(一般3—5年),树下即开始出菇,此后可连续收获15—50年不等(因树种、真菌种类而异);是困难立地(如干旱、贫瘠等区域)植被恢复、退耕还林和中低产田改造中,不可多得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也是“两山”理论实践的重要方向。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大研发计划(2017YFC0505206)、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KFJ-STS-QYZD-0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1204)、云南省高端外国专家项目(2017年度)、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自主部署项目(55Y6620321 K1)和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服企﹝2018﹞4002-3)等的支持。